本文目录一览:

道教学者陆修静早年收集哪些经典道教文献?

1、道教学者陆修静早年便留意收集经典文献,《玄品录》卷三记录他曾“南诣衡湘、九嶷,访南真之遗迹;西至峨嵋、西城,寻清虚之高躅”,为整理道教典籍,辨别真伪,考镜源流,编纂经目,分别品次,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

2、南朝刘宋的陆修静对当时道书的整理尤为全面和系统,他将所见道书分为三大部类,称“三洞”,编成《三洞经书目录》,共收道教经典、散方、符图等1228卷。

3、陆修静在简寂观中致力于道教经典的搜集、整理,加以分类,列为洞真、洞玄、洞律三部,合称“三洞经书”,并撰写了“三洞经书目录”,这是最早的道藏书目著作。陆修静为道教经典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陆修静的著述一览

他一生著述甚丰,惜已大多亡佚,但现存仍有《道门科略》、《洞玄灵宝五感文》、《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》等六种,这些著作阐述了道教灵宝派的教义及有关的科仪制度。

魏晋以后,道书日增,东晋葛洪《抱朴子内篇· 遐览》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。南朝刘宋时,陆修静按 「三洞」分类,编《三洞经书目录》,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,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。

因是,元始重演三十六章之秘。……又有宋明帝(时)陆修静,以帝雌雄一三经,或三言四言,句读长短不一,以附各章之次。……此经所载,皆天真内名隐讳,与人身中神炁相接,故在度人生神黄庭之上。

其说在东晋时已经萌芽,南朝宋道士陆修静总其成,于泰始七年(471)撰成《三洞经书目录》,正式作为道书分类法。 实际包括以《上清大洞真经》《灵宝五篇真文》和《三皇经》为首的三组道经。

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、寇谦之、陆修静、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,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。

陆羽:复州竟陵人,唐代著名的茶道专家,为人诙谐风趣,闭门著述,不愿为官,一度靠做零工维持生计,与女词人李季兰友谊颇深。一生的嗜好是喝茶,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。人称“茶神”。

虎溪三笑的三位代表人物

1、一僧一道一士 ,石桥左方相拥话别,慧远(西元334-416年)居中与陆修静(406-477)相互拥别,陶渊明(365-427)以双手拉慧远。 三人仰头,纵情大笑,造形尤其少见,左右两旁男仆等候。

2、(5)慧远(334—416)图:虎溪三笑 东晋杰出的高僧。东晋时代社会极不稳定,使他产生了避世思想,多次谢绝官方荐举。他21岁从道安出家,坚持出家僧侣不跪拜帝王。同时首次主张同儒、道名教相调和,受到了帝王将相们的尊敬,使佛教得到全面发展。

3、六祖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。惠能禅师入灭之后,先后有王维、柳宗元、刘禹锡等三人为他撰写了墓志铭,论述他的生平业绩。其中犹以王维的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最为后人所推崇。

4、一丈青扈三娘 扈三娘,绰号“一丈青”,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。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,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,宋江攻打祝家庄时,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,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,又被林冲所擒。

南朝宋南天师道创立者陆修静简介,陆修静对道教的贡献

陆修静在整理道教经典的同时,又创造了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教典籍分类体系,为隋唐以后历代整理道书,编修“道藏”所沿用。 著述一览 陆修静是南朝刘宋时道教之集大成者,生平主要的著述领域是道教。

《遂通论》、《归根论》、 《明法论》、《五符论》等,则是偏向理论性的著作。

南朝刘宋的著名道士陆修静,也对道教的正规化和制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开创了“三洞”体例,即洞真、洞玄、洞神,他的分类方法对道教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就是在诸如寇谦之、陆修静等人的改革下,逐渐走向成熟,从民间走向了官方,与儒、佛三足鼎立。

陆修静对道教的贡献。陆修静制订和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轨,对后世道教的影响也很大。道教有一套约束入道的人的纪律,叫戒规或戒律。陆修静编写《灵宝经目》时,将《灵宝经》分为这12类。

陆修静(406─477),字元德,号简寂。为道教刘宋天师道宗师。 早期《道藏》的编辑者,也是南朝道教斋戒与仪范的制立者。平素喜游天下,遍访道书典籍,尽有道教经典《上清经》、《灵宝经》与《三皇经》。

关于灵宝派的实际创始人陆修静的介绍有哪些?

戴敦邦作道教人物画之陆修静 三洞经书源流 陆修静广集道书,对《上清》、《灵宝》、《三皇文》经书搜罗甚多,将所集书分而为洞真、洞玄、洞神三部,编成《三洞经书目》,是谓“总括三洞”。 三洞经书,各有来源。

南朝刘宋的著名道士陆修静,也对道教的正规化和制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陆修静对灵宝经的弘扬和灵宝派建造确有突出的表现。第一,他对灵宝经书进行系统整理。因为自葛巢甫造构“灵宝经”以后,不少人又将它和“上清经”等相杂糅,继续造作灵宝经典。